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急性低血压应该怎么办

2025.03.24 17:51

急性低血压应立即平卧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调整呼吸保持平稳、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平卧休息:急性低血压发生时,平卧有助于血液回流心脏,减轻脑部供血不足的症状。平卧时双腿可稍微抬高,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增加心脏输出量,缓解低血压带来的头晕、乏力等不适。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低血压可能与体内水分不足或电解质失衡有关。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有助于恢复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缓解低血压症状。

3.调整呼吸保持平稳: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体,减少紧张情绪对血压的影响。缓慢而深长的呼吸可以增加氧气摄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低血压引起的头晕和乏力。

4.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急性低血压患者应避免突然从卧位或坐位站起,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改变体位时应缓慢进行,给身体足够的时间适应,减少血压骤降的风险。

5.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如果低血压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找出低血压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急性低血压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脱水、药物反应、心脏问题等。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避免自行用药或忽视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合理的应对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低血压症状,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