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狂犬病是什么病

2024.11.12 10:44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常见的感染途径是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这种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一旦进入人体,就会沿着神经组织向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快速移动。在发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头痛、倦怠、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等不典型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毒在神经系统内的进一步扩散,患者会逐渐出现特异性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恐水是狂犬病较为典型的症状,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流水声或谈及饮水时均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动物管理不善的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狗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猫、蝙蝠等多种哺乳动物也可能携带病毒。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这包括对家养宠物进行规范的疫苗接种,避免接触野生的可疑病兽。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尽快前往医院进行伤口处理和狂犬病疫苗接种,必要时还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一系列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病风险,保护免受这种致命疾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