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出现脑动脉瘤如何诊治

2025.01.09 17:14

出现脑动脉瘤的诊治包括影像学检查、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微创介入治疗、定期随访与监测。具体分析如下:

1.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动脉瘤的首要步骤,主要包括CT扫描、MRI和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CT扫描通常用于急性出血的评估,而MRI则适合于评估动脉瘤的形态和血流状态。血管造影则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血管结构信息,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虽然药物治疗无法直接消除脑动脉瘤,但可以用于控制相关症状和降低并发症风险。例如,使用降压药物可以降低血压,从而减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抗凝药物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被使用,以防止血栓形成。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3.外科手术:对于较大或有破裂风险的脑动脉瘤,外科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手术通常包括开颅夹闭术,即通过手术将动脉瘤的颈部夹闭,从而切断其与正常血流的联系。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瘤破裂,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手术风险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动脉瘤的位置和大小密切相关。

4.微创介入治疗:近年来,微创介入治疗逐渐成为治疗脑动脉瘤的重要选择。通过导管技术,医生可以在不进行开颅手术的情况下,将支架或栓塞材料放置于动脉瘤内。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合一些不适合传统手术的患者。微创治疗的成功率较高,但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定期随访与监测:对于小型且无症状的脑动脉瘤,定期随访与监测是重要的管理策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观察动脉瘤的变化情况。医生会根据随访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动脉瘤的变化,降低破裂风险。

在诊治脑动脉瘤的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自身病情和治疗方案。同时,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控制血压、戒烟、保持健康饮食等,也有助于降低脑动脉瘤的风险。定期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是确保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