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抽搐会遗传吗

2024.08.21 15:51

抽搐是否会遗传不能一概而论。

抽搐是一种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有些抽搐相关的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比如某些类型的癫痫,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或遗传易感性,可能通过遗传导致子女发病;还有一些遗传性疾病如结节性硬化症等,也常伴有抽搐症状,可遗传。并非所有导致抽搐的疾病都与遗传有关。许多后天获得性因素也可引起抽搐,如脑部外伤、感染、脑血管疾病、中毒、代谢紊乱等,这些情况下的抽搐通常不会遗传。

例如,癫痫是导致抽搐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中,部分癫痫综合征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大田原综合征等,这些类型的癫痫往往有明确的遗传模式,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这类癫痫患者,其亲属发生癫痫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但大多数癫痫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包括遗传易感性和后天获得的因素,如脑损伤、感染等。对于这些复杂病因的癫痫,虽然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其中,但不能简单地认为一定会遗传。

其他一些疾病引起的抽搐,如高热惊厥,主要发生在儿童因发热时,通常预后良好,长大后很少再发作,且一般不会遗传。还有因低钙血症、低血糖等代谢异常引起的抽搐,也与遗传无关。

抽搐是否遗传取决于导致抽搐的具体疾病。如果家族中有抽搐病史,尤其是有特定的遗传性疾病,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评估,以了解遗传风险和相关的预防措施。同时,对于抽搐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