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025.11.03 22:12

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进行盆底肌训练、调整饮水量及排尿时间、使用辅助器具、提供心理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垫或纸尿裤,避免尿液长时间接触皮肤导致皮炎或感染。每次更换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轻柔擦干并涂抹防护霜。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和潮湿。定期检查皮肤是否有红肿或破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进行盆底肌训练:指导病人有规律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尿道括约肌控制力。每日练习3-4组,每组收缩10-15次,每次持续5-10秒。训练需长期坚持,初期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肌肉疲劳,循序渐进增加强度。

3.调整饮水量及排尿时间:根据病人情况制定饮水计划,白天适量饮水,睡前2小时减少摄入。固定每2-3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记录排尿日记,分析尿失禁发生的规律。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减少膀胱刺激。

4.使用辅助器具:根据失禁程度选择尿垫、接尿器或导尿管等工具。尿垫需选择吸水性强的材质,及时更换避免渗漏。导尿管使用需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消毒防止感染。辅助器具应贴合身体,避免压迫或摩擦皮肤。

5.提供心理支持:耐心倾听病人的困扰,减轻因失禁产生的羞耻或焦虑情绪。鼓励参与社交活动,避免自我孤立。家属需避免指责,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建立积极应对心态。

护理过程中需结合病人个体差异调整方案,定期评估效果并改进方法。避免过度依赖药物或器械,重视生活习惯与心理状态的综合干预。密切观察并发症迹象,如尿路感染或皮肤溃烂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