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措施有哪些

2025.03.18 09:24

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措施主要包括立即停止药物使用、迅速评估病情、给予抗过敏药物以及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青霉素过敏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皮疹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一旦发现青霉素过敏的迹象,应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及相关药物,避免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随后,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观察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判断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对于轻度过敏反应,如皮疹或轻微瘙痒,可给予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或氯雷他定进行缓解。对于中度至重度过敏反应,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或低血压等症状时,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注射。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能够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提升血压,并改善循环功能。同时,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以减轻炎症反应和防止迟发性过敏反应。对于出现呼吸窘迫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氧气支持,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以维持呼吸道通畅。在整个抢救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在抢救青霉素过敏患者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医护人员应具备快速识别和应对过敏反应的能力,确保抢救措施及时有效。其次,肾上腺素的使用需严格掌握剂量和注射方式,避免过量或不足。再次,抢救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平卧位,抬高下肢以促进血液回流,防止低血压加重。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并在病历中明确标注,避免再次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抢救结束后,需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防止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发生,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青霉素过敏的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