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

2024.11.07 15:04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内容物经常性或间歇性的通过受阻,导致十二指肠扩张及其特殊临床症状的一种综合征。

十二指肠淤滞症的发生主要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有关。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有一定的角度,当这个角度变小,就可能压迫十二指肠。比如身体消瘦、长期卧床、脊柱前凸等情况,容易使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的脂肪垫等结构减少,角度变小。另外,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将十二指肠空肠曲悬吊固定于较高的位置时,也可使十二指肠水平部接近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的根部,从而造成压迫。

患者通常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和饱胀感,疼痛多在进食后数小时发作,呕吐为常见症状,呕吐物含胆汁和宿食,吐后症状可缓解。还可能伴有腹胀、嗳气、恶心等不适。长期的十二指肠淤滞可能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导致体重下降、贫血等情况。在诊断方面,除了根据典型的症状外,还可借助上消化道造影、腹部CT等检查手段。治疗上,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如少食多餐、避免进食后立即平卧等方式改善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解除压迫,恢复十二指肠的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