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频是否变为尿毒症

2025.07.24 17:15

尿频本身不会直接导致尿毒症,但可能是某些肾脏疾病的早期信号。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多,通常由尿路感染、前列腺问题或糖尿病等引起。而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阶段,由肾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代谢废物无法排出所致。两者虽有关联,但尿频仅为症状,并非尿毒症的直接原因。

尿频与尿毒症的关联需结合具体病因分析。例如,长期未控制的糖尿病可能引发糖尿病肾病,早期表现为尿频,后期可能进展为尿毒症。尿路反复感染或梗阻也可能损伤肾功能,最终导致肾衰竭。但单纯尿频若无肾脏实质病变,通常不会发展为尿毒症。诊断需通过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测及影像学评估,明确是否存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结构异常。

出现尿频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尤其伴随水肿、乏力或尿液泡沫增多时需警惕肾脏问题。控制血糖、血压及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可降低尿毒症风险。日常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但避免过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定期体检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和尿素氮,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异常。尿频患者无需过度恐慌,但需重视潜在疾病的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