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怎么判断气滞型胃脘痛

2025.02.06 18:09

气滞型胃脘痛可从胃脘胀痛、疼痛与情绪相关、嗳气或矢气后痛减、脉象弦、苔薄白等方面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胃脘胀痛:胃脘部以胀闷疼痛为主,时轻时重,部位多不固定,因为气滞不通,气聚于胃脘之处,导致局部胀满疼痛,气行不畅则痛胀时作。

2.疼痛与情绪相关:情绪波动时疼痛明显加重或发作,如恼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使肝气郁结,肝气犯胃,导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当情绪舒缓时,疼痛也会有所减轻。

3.嗳气或矢气后痛减:嗳气或矢气放屁后疼痛减轻。因为嗳气和矢气都是人体排出气体的方式,气体排出后,胃脘部气滞的状态得到缓解,气行则痛减。

4.脉象弦:弦脉在中医脉象中主肝病、气滞等证型。在气滞型胃脘痛中,由于肝气不舒,气行不畅,反映在脉象上则为弦脉。

5.苔薄白:苔薄白多表示病邪在表或病情较轻。气滞型胃脘痛多为气机不畅,尚未化热等复杂情况,所以舌苔多为薄白之象。

在判断气滞型胃脘痛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症状体征,不能仅凭单一症状就下结论。同时,要与其他证型如血瘀型胃脘痛、虚寒型胃脘痛等相鉴别。例如血瘀型胃脘痛多疼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虚寒型胃脘痛多喜温喜按等。准确的判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