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肠炎诊断依据有哪些

2025.02.15 09:44

胃肠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有临床症状、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胃肠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典型症状。恶心和呕吐可能是由于胃肠道受到刺激,导致胃部逆蠕动增加。腹痛的性质多样,可为隐痛、绞痛或胀痛,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这与胃肠道的炎症刺激神经有关。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严重时可呈水样便,主要是因为肠道黏膜炎症影响了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2.病史:了解患者近期的饮食情况对诊断胃肠炎至关重要。如果患者有不洁饮食史,如食用了变质食物、未洗净的蔬菜、水果或饮用了受污染的水,很可能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而引发胃肠炎。另外,药物使用史也不容忽视,某些药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类似胃肠炎的症状。还有患者的旅行史,如果到过卫生条件差、传染病流行的地区,感染特殊病原体导致胃肠炎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3.体征:腹部查体时,胃肠炎患者可能会有腹部压痛。压痛部位多在中上腹或脐周,这与胃肠道的解剖位置相对应。如果是严重的胃肠炎,还可能出现肠鸣音亢进的体征。因为肠道蠕动加快,气体和液体在肠道内快速流动,冲击肠壁产生的声音。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脱水的体征,如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弹性降低等,这是由于呕吐和腹泻导致大量体液丢失的结果。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在胃肠炎诊断中有一定意义。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而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则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粪便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或寄生虫卵等。白细胞增多表明肠道存在炎症,红细胞可能提示肠道黏膜有损伤出血。对于怀疑有细菌感染的患者,粪便培养有助于明确病原菌种类,从而指导针对性的抗菌治疗。

5.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检查可用于排除其他急腹症,如肠梗阻、胃肠道穿孔等。虽然胃肠炎本身在X线片上可能无特异性表现,但可以通过观察肠道积气、液平等情况辅助诊断。腹部超声检查对判断胃肠道的一些病变也有帮助,例如可以观察到肠道是否有增厚、水肿等炎症表现,同时还能排查胆囊、胰腺等周围器官是否存在病变,因为这些器官的疾病有时也会表现出类似胃肠炎的症状。

在诊断胃肠炎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项依据,避免单一因素导致的误诊。同时,要注意与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食物中毒、炎症性肠病等。对于症状不典型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