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脱肛便血怎么治疗

2025.01.10 16:43

脱肛便血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坐浴、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改善生活习惯:脱肛便血可能与便秘、腹泻等不良排便习惯有关。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同时,要避免长时间蹲坐或站立,减少腹部压力。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过长。

2.药物治疗:可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局部涂抹药膏,具有消炎、止痛、收敛的作用,减轻肛门局部的炎症反应。对于便秘引起的脱肛便血,可口服缓泻剂,软化大便,减轻排便时对肛门的压力。还可以使用一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促进肛门组织的修复。

3.坐浴:坐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用温水或添加药物的坐浴液,如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可以清洁肛门周围皮肤,减轻炎症和疼痛。坐浴时,水温要适宜,一般控制在40-45℃左右,每次坐浴15-20分钟,每天1-2次。

4.手术治疗:如果脱肛便血症状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直肠悬吊固定术、肛门环缩术等。直肠悬吊固定术适用于直肠脱垂较严重的情况,通过将直肠固定在周围组织上,防止其再次脱垂。肛门环缩术则是通过缩小肛门括约肌,增强肛门的括约功能。

5.中医治疗:中医在治疗脱肛便血方面也有一定的方法。例如,中药内服可根据患者的具体辨证进行用药,如补中益气汤等方剂,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刺激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肛门局部的功能。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肛门。如果便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医,防止出现贫血等并发症。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