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中耳炎听力下降如何治疗

2025.10.20 17:59

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积液、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口服黏液促排剂改善咽鼓管功能、佩戴助听器辅助听力。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中耳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急性期可口服或静脉给药,慢性期可能需要局部滴耳液。疗程需足量足时,避免耐药性。若伴随发热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2.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积液:中耳积液导致传导性聋时,可通过穿刺抽出液体或放置通气管。手术在局麻下完成,创伤小。置管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多数患者听力随积液清除逐渐恢复,通气管通常半年后自行脱落。

3.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适用于炎症较重或合并免疫反应的情况。短期口服或鼓室内注射可缓解黏膜水肿,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需注意激素副作用,如血糖升高或消化道不适,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

4.口服黏液促排剂改善咽鼓管功能:黏液溶解药物能降低分泌物黏稠度,促进中耳积液经咽鼓管排出。常用桃金娘油或桉柠蒎等植物提取物,需连续服用2-4周。配合捏鼻鼓气动作可增强效果。

5.佩戴助听器辅助听力:若听力损伤持续超过3个月且药物无效,建议选配气导或骨导助听器。需经专业验配,避免音量过大损伤残余听力。炎症完全控制前需每日清洁耳模,防止二次感染。

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以防加重中耳压力异常。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若出现眩晕或面瘫等症状,需排除并发症并紧急处理。定期复查听力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