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鸣针灸痊愈方法是什么

2025.10.20 17:59

耳鸣针灸治疗可采用耳门穴透刺听宫穴、翳风穴深刺、百会穴配合四神聪、太溪穴与肾俞穴配伍、局部阿是穴围刺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耳门穴透刺听宫穴:耳门穴位于耳屏上切迹前,听宫穴在耳屏前凹陷处,两穴透刺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操作时以毫针从耳门斜向听宫方向进针,深度约1寸,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留针20分钟。此法直接作用于耳周经气淤滞,缓解耳鸣高频症状。

2.翳风穴深刺:翳风穴在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凹陷中,深刺1.5寸可调节少阳经气。进针后针感需放射至耳内,配合提插泻法,对风邪上扰或肝胆火旺型耳鸣效果显著。

3.百会穴配合四神聪:百会位于头顶正中,四神聪在其周围1寸处,四穴同用可升举清阳、安神定志。针刺百会向后平刺0.5寸,四神聪向百会方向斜刺,适用于气血不足或虚性耳鸣。

4.太溪穴与肾俞穴配伍:太溪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肾俞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两穴补益肾精。太溪直刺0.8寸行补法,肾俞斜刺1寸,对肾虚型耳鸣伴有腰膝酸软者尤佳。

5.局部阿是穴围刺:在耳周压痛明显处选取3-5个阿是穴,呈环形向中心斜刺,针距约0.5寸。此法通过刺激局部经筋,改善微循环,适用于外伤或久病瘀阻型耳鸣。

治疗期间避免熬夜及噪声刺激,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燥热之物。情志需保持平和,过度焦虑可能加重症状。针刺操作应由专业医师实施,根据体质调整手法,部分患者需连续治疗2-3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