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母乳性腹泻应该怎么办

2025.02.23 12:28

母乳性腹泻可通过调整母亲饮食、添加辅食、补充乳糖酶、使用益生菌、减少母乳量等方式应对。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母亲饮食:母亲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因为这些食物成分可能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加重婴儿肠道负担,导致腹泻。母亲保持清淡、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母乳质量,减轻婴儿腹泻症状。

2.添加辅食:当婴儿达到合适的月龄时,可以适当添加辅食。例如婴儿4-6个月后,可以逐渐添加米粉等辅食。辅食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营养物质,部分可以替代母乳的营养供应,减轻婴儿对母乳的依赖,从而可能改善腹泻情况。同时,辅食的添加也有助于锻炼婴儿的消化功能。

3.补充乳糖酶:母乳中含有乳糖,部分婴儿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而导致母乳性腹泻。补充乳糖酶可以帮助婴儿分解乳糖,减轻肠道消化乳糖的压力。可以在喂奶前给婴儿服用适量的乳糖酶制剂,使母乳中的乳糖在进入肠道前就被分解,从而减少腹泻的发生。

4.使用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调节婴儿肠道菌群平衡。可以给婴儿服用适合婴儿的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等。这些益生菌能够在肠道内定植,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改善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从而缓解母乳性腹泻的症状。

5.减少母乳量:在腹泻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母乳的喂养量。可以用其他适宜的代乳品部分替代母乳,如无乳糖奶粉等。减少母乳量能够减轻婴儿肠道的消化负担,随着婴儿肠道功能的逐渐恢复,再慢慢调整母乳和代乳品的比例,直至恢复正常母乳喂养。

在应对母乳性腹泻时,母亲要密切关注婴儿的精神状态、体重增长、腹泻次数和大便性状等情况。如果腹泻持续不缓解、婴儿出现精神萎靡、体重不增或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