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肠道感染会引起肝功能异常吗

2024.11.19 09:21

胃肠道感染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异常。

胃肠道与肝脏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当胃肠道发生感染时,例如一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病原体及其产生的毒素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肝脏。一方面,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会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这些介质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后,会干扰肝脏正常的代谢、合成和解毒等功能。另一方面,胃肠道感染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使得肠道内的细菌及其产物发生移位,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直接对肝脏细胞造成损害,从而引起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升高,出现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在胃肠道感染期间,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如果怀疑有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检测等。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甚至本身就具有肝毒性。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同时,在饮食上要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减轻胃肠道的负担,这也有利于肝脏功能的稳定。如果肝功能异常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需要进一步深入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其他肝脏疾病或者是否胃肠道感染引发了更严重的肝脏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