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出现拉稀脱水如何治疗

2025.02.02 12:54

出现拉稀脱水应该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调整饮食、使用止泻药物、针对病因治疗、必要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当出现拉稀脱水时,身体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等。可以饮用口服补液盐,能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一般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冲调后饮用,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加重胃肠道负担。

2.调整饮食:拉稀脱水期间,饮食调整很关键。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这些食物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有助于减轻胃肠道的负担。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像油炸食品、辣椒、冰淇淋等都不宜食用,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3.使用止泻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止泻药物。例如蒙脱石散,可以吸附肠道内的病菌和毒素,保护肠道黏膜,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便秘等不良反应。

4.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拉稀脱水,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诺氟沙星等,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是病毒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若是由食物过敏等其他因素导致的,要避免接触过敏原等相应处理。

5.必要时就医:如果拉稀脱水症状严重,如出现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失去弹性、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大便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静脉补液等。

在治疗拉稀脱水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同时要密切关注症状的变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如发热、腹痛加剧等,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