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丙型肝炎中西医诊断与治疗是怎样的

2025.10.09 17:11

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需结合西医与中医方法,形成综合干预方案。西医通过血清学检测如抗-HCV抗体、HCVRNA和肝功能评估确诊,中医则依据湿热瘀毒等辨证分型,结合舌脉象分析。治疗上,西医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为主,中医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剂,两者协同可提升疗效。

西医诊断依赖实验室检测,HCVRNA定量和基因分型指导个体化用药,DAA方案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可实现95%以上的治愈率。中医将丙型肝炎归为肝瘟胁痛范畴,湿热蕴结型常用茵陈蒿汤加减,气滞血瘀型可选膈下逐瘀汤,针灸或耳穴压豆辅助改善症状。中西医结合可减轻抗病毒药物副作用,如中药扶正固本类方剂能缓解乏力、纳差,提高患者耐受性。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疗法,西医治疗需监测病毒载量及耐药性,中医辨证需动态调整方药。患者应戒酒、控制脂肪摄入,慎用肝毒性药物。育龄期女性治疗期间需避孕至疗程结束半年后。部分中药如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具有抗病毒作用,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超声,早期发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倾向。中西医结合需由专业团队制定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