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2025.08.05 15:13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疼痛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性肌肉和软组织的广泛疼痛,伴随有疲劳、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此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可能与神经系统的异常、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有关。纤维肌痛综合征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需要专业的医疗评估和诊断。

在临床表现上,患者通常会感到全身不同部位的疼痛,疼痛的性质可能是钝痛、刺痛或灼痛,且疼痛的程度和位置可能会随时间变化。除了疼痛外,许多患者还会经历显著的疲劳感,常常在休息后也无法缓解。睡眠质量差、早醒、难以入睡等睡眠障碍也是常见的症状。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患者常常形容为脑雾。这些症状的综合影响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造成日常活动的困难。

在管理纤维肌痛综合征时,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充分的支持和理解。治疗方案通常是个体化的,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药物方面,常用的有镇痛药、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等,能够帮助缓解疼痛和改善睡眠。物理治疗则通过运动和康复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柔韧性,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规律的作息、适度的锻炼、健康的饮食都能够对症状的缓解起到积极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定期与医生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