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宝宝拉稀便怎么办

2025.01.04 19:57

宝宝拉稀便可能是腹部着凉、饮食问题、乳糖不耐受、过敏或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可以通过腹部保暖、调整饮食、更换奶粉、远离过敏原、及时就医等方式应对。具体分析如下:

1.腹部保暖:宝宝腹部着凉可能引起拉稀便。宝宝的肠胃比较脆弱,着凉后肠胃蠕动加快,容易导致拉稀。家长要注意给宝宝腹部适当增添衣物,可使用肚围等保暖用品。晚上睡觉时盖好被子,尤其是腹部位置,避免踢被。也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注意温度不能过高以免烫伤宝宝敷在宝宝腹部,缓解肠胃痉挛,减轻拉稀症状。

2.调整饮食:不当的饮食是宝宝拉稀便的常见因素。如果宝宝已经添加辅食,可能是辅食种类或量不合适。例如,辅食添加过多、过于油腻或新添加的辅食宝宝不适应等。此时需要调整辅食的量和种类,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新食物的添加要循序渐进。对于还在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的饮食也会影响宝宝,妈妈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更换奶粉:如果宝宝是乳糖不耐受,就会出现拉稀便的情况。乳糖不耐受是因为宝宝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完全消化母乳或奶粉中的乳糖。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更换为无乳糖奶粉或添加乳糖酶。在更换奶粉时,要注意转奶的过程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更换奶粉给宝宝肠胃带来更大的负担。

4.远离过敏原:过敏也可能导致宝宝拉稀便。常见的过敏原有牛奶蛋白、鸡蛋、鱼虾等食物,以及花粉、尘螨等环境因素。如果怀疑宝宝是过敏引起的拉稀便,需要排查可能的过敏原,并让宝宝远离。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更换为水解蛋白奶粉。同时,保持宝宝生活环境的清洁,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机会。

5.及时就医:如果宝宝拉稀便的情况比较严重,如伴有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可能是感染了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大便常规等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不要自行给宝宝使用止泻药,以免掩盖病情。

宝宝拉稀便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尿量等情况。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差、食欲明显下降、尿量减少,提示宝宝可能存在脱水的情况,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服补液盐。同时,要注意宝宝肛周皮肤的护理,每次拉稀后用温水清洗干净,轻轻擦干,可涂抹护臀膏,防止红屁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