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缓脉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缓脉指脉搏跳动频率低于正常范围,通常每分钟少于60次。这一现象可能由生理因素或病理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情境判断其临床意义。正常人在睡眠、长期锻炼或体质特殊时可能出现生理性缓脉,而病理性缓脉则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药物作用或代谢性疾病相关。

缓脉的形成机制与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房室传导阻滞等因素密切相关。心脏电信号传导速度减慢会导致心室收缩频率下降,进而表现为脉搏减缓。常见病因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颅内压增高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影响。部分患者伴随头晕、乏力或晕厥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需进一步评估心输出量是否满足机体需求。

临床评估缓脉时需同步观察心电图特征,排除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类型。老年患者或合并冠心病、心肌炎病史者出现缓脉应提高警惕,避免漏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严重情况。运动试验或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鉴别生理性与病理性缓脉。未经专业评估前,避免自行服用调节心律药物,尤其需警惕阿托品等药物可能引发的反向代偿反应。孕妇、运动员等特殊人群的缓脉判断标准与普通成人存在差异,需结合个体基线心率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