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脑疝是种什么病

2025.03.18 09:24

脑疝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由颅内压急剧升高引起,导致脑组织从正常位置移位并压迫邻近结构。这种病症常见于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或脑水肿等情况下,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脑疝的发生机制主要与颅内压的急剧变化有关。颅腔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部容纳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当颅内压升高时,脑组织可能被迫通过颅骨的自然开口或薄弱区域移位,形成脑疝。根据移位的部位和方向,脑疝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等。每种类型的脑疝都会对脑干、脑神经或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压迫,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呼吸衰竭等。

脑疝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患者常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以明确脑组织移位的情况,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治疗脑疝的关键在于迅速降低颅内压,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使用脱水药物、手术减压或清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预防脑疝的重点在于及时处理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的原发疾病。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应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颅内情况。脑出血或脑肿瘤患者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药物治疗,避免颅内压急剧升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控制血压、避免头部外伤,也有助于降低脑疝的发生风险。脑疝是一种危急重症,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