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筋膜炎怎么办

2025.07.23 08:37

筋膜炎可通过休息减少患处活动、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服用抗炎药物控制症状、按摩放松紧绷肌肉、进行适度拉伸改善血液循环。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减少患处活动:筋膜炎急性期需暂停剧烈运动或重复性动作,避免加重炎症。日常活动以不引起疼痛为限,必要时使用护具固定患处。长期过度使用肌肉或筋膜会导致微小损伤累积,适当休息有助于组织修复。

2.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急性疼痛期可用冰袋冷敷10-15分钟以消肿镇痛,慢性期则建议热敷促进局部血流。温度疗法能暂时阻断痛觉神经传导,同时减轻肌肉痉挛。注意避免皮肤冻伤或烫伤,每日重复2-3次为宜。

3.服用抗炎药物控制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短期使用,直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严重疼痛可考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但需严格遵循剂量以免损伤周围组织。药物需在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依赖。

4.按摩放松紧绷肌肉:轻柔按压患处周围肌肉可缓解筋膜粘连,手法以环形揉推为主。按摩能刺激内啡肽分泌并分散痛觉注意力,每次10-20分钟为宜。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暴力操作导致二次损伤。

5.进行适度拉伸改善血液循环:针对受累肌群做静态拉伸,如跖筋膜炎可牵拉脚趾和足弓。拉伸时保持动作缓慢,每次维持15-30秒以延长筋膜纤维。规律练习能增强软组织弹性,但需避开急性炎症期。

急性发作时避免自行强力揉捏或过度运动。日常保持正确姿势,选择软硬适中的鞋具或坐垫。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红肿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变。饮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及蛋白质以支持结缔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