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气滞性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2024.08.19 07:15

气滞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的病因包括饮食不当、情绪压力、吸烟饮酒、药物刺激和胃酸过多。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当: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都可能导致气滞性胃炎。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分泌增多,损伤胃黏膜,引发炎症。保持饮食规律,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2.情绪压力: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心理压力过大等,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胃黏膜受损,从而引发气滞性胃炎。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心情愉悦,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缓解压力。

3.吸烟饮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使胃酸分泌增多,损伤胃黏膜,诱发气滞性胃炎。吸烟还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降低其修复能力。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多,引发气滞性胃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刺激性药物。

5.胃酸过多:胃酸过多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引起气滞性胃炎。胃酸过多可能与遗传、饮食、药物等因素有关。调整饮食,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食物,遵医嘱使用抗酸药物。

预防气滞性胃炎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心态、戒烟限酒、合理用药等。同时,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治疗气滞性胃炎。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只要做到这些,就能有效预防和缓解气滞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