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胸腔穿刺引流置管如何操作

2025.01.03 15:25

胸腔穿刺引流置管操作包括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并消毒、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痛感、使用穿刺针穿刺胸腔并抽取液体、置入引流管并固定、定期观察引流情况及患者反应。具体分析如下:

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并消毒:在进行胸腔穿刺引流置管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一般选择第5或第6肋间隙,前中腋线或后中腋线位置。此处的选择需考虑到液体积聚的部位及患者的体型。穿刺前,需对穿刺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止感染。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确保周围皮肤无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2.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痛感:在穿刺前,局部麻醉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使用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药物,通过注射的方式在穿刺部位进行麻醉。麻醉后,患者的痛感会显著减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减少心理压力。局部麻醉的效果通常在几分钟内显现,操作人员需确认麻醉效果后再进行穿刺。

3.使用穿刺针穿刺胸腔并抽取液体:在确认麻醉效果后,使用专用的胸腔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时应保持针头与皮肤呈45度角,缓慢插入,直至穿透胸膜进入胸腔。此时,操作人员需注意患者的反应,避免过度用力。穿刺成功后,利用注射器抽取胸腔内的液体,观察液体的性质和量,以便后续处理。

4.置入引流管并固定:在抽取完液体后,需迅速将引流管置入胸腔。引流管的选择应根据液体的性质和引流的需要来决定。引流管放置后,需用缝合线或胶带将其固定,确保引流管不易脱落。同时,连接引流管与引流瓶,确保引流通畅,避免液体回流。

5.定期观察引流情况及患者反应:引流置管后,需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记录引流情况。同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主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气胸等。引流管的护理也非常重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定期更换引流瓶,确保引流效果。

在操作过程中,确保环境的无菌,使用一次性器械,避免交叉感染。操作前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其病史及过敏史,确保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与安全。穿刺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引流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