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肠梗阻的饮食是什么

2024.11.05 14:42

肠梗阻患者的饮食需要根据梗阻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治疗阶段进行调整。总体而言,在肠梗阻未解除之前应禁食禁水,梗阻解除后逐渐从流食、半流食过渡到软食、普食。

在肠梗阻急性发作期,肠道被堵塞,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此时进食会加重肠道负担,导致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加剧,所以必须禁食禁水,同时通过胃肠减压等方式减轻肠道压力。当梗阻解除后,肠道功能开始恢复,可先从少量饮水开始,如果没有不适,可逐渐过渡到流食,如米汤、面汤等。流食易于消化吸收,不会给刚恢复功能的肠道造成过大负担。之后可尝试半流食,像米糊、蛋羹、藕粉等,这些食物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患者体力的恢复。随着肠道功能进一步恢复,可以食用软食,如软面条、馒头泡汤等。最终恢复到正常的普食,但也要注意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形成团块的食物,如糯米制品等,防止肠梗阻再次发生。同时,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促进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