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幼年性结肠息肉有多大

2024.12.02 14:19

幼年性结肠息肉大小不一,通常直径多在0.5-3厘米之间。

幼年性结肠息肉是小儿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大小存在较大差异,较小的息肉可能仅有数毫米,在检查时可能较难发现。而较大的息肉直径可达3厘米左右,这种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引起较为明显的症状,比如便血、腹痛、腹泻等。息肉的大小会影响其对肠道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小的息肉可能对肠道功能影响相对轻微,而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导致肠道梗阻等严重情况。而且,息肉的大小也与的生长时间、生长速度等因素有关。如果息肉生长速度较快,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长到较大的尺寸,从而对肠道产生更严重的压迫等不良影响。

在对待幼年性结肠息肉时,需要注意很多方面。首先,一旦发现孩子有便血等疑似幼年性结肠息肉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如肠镜检查等,以便准确判断息肉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其次,不要因为息肉较小就忽视其存在,即使是较小的息肉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长大,并且有发生恶变的可能,虽然幼年性结肠息肉恶变率极低,但仍需重视。另外,在治疗后也要定期复查,确保没有新的息肉生长或者原有息肉没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