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扁桃体摘除后有什么后遗症

2025.07.09 08:52

扁桃体摘除后可能出现术后出血、咽部不适、味觉改变、免疫力暂时下降、发音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术后出血:扁桃体摘除后创面可能因凝血不良或外力刺激导致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或7-10天脱痂期。少量渗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大量出血需紧急处理。术后避免剧烈咳嗽、进食硬质食物可降低风险。

2.咽部不适:术后咽部疼痛、异物感常见,持续1-2周。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冷流质饮食可缓解。部分患者伴随耳部牵涉痛,与神经反射有关。若疼痛加剧或持续超3周需排除感染。

3.味觉改变:扁桃体周围味蕾可能受手术影响,导致短暂味觉迟钝或金属味,多数3个月内恢复。极少数因舌咽神经损伤出现长期味觉异常,需营养调整及味觉训练辅助改善。

4.免疫力暂时下降: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切除后局部抗体分泌减少,可能增加上呼吸道感染风险,尤其儿童更明显。6-12个月后其他淋巴组织可代偿,整体免疫力不受长期影响。

5.发音变化:扁桃体缺失可能改变咽腔共鸣,导致声音嘶哑或鼻音加重,多见于职业用嗓者。多数患者通过发声训练可适应,少数需语言康复治疗。

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两周。饮食从温凉流质逐步过渡,观察有无发热或异常出血。定期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儿童患者应加强呼吸道防护。恢复期间出现持续不适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