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幽门螺杆菌会引起胃出血吗

2024.11.22 15:58

幽门螺杆菌会引起胃出血。

幽门螺杆菌感染人体后,会在胃黏膜上定植并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会引发胃黏膜的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胃黏膜逐渐受损,从浅表性胃炎发展到萎缩性胃炎,进而可能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当胃黏膜糜烂或溃疡较深时,就容易侵蚀到胃壁内的血管,从而引发胃出血。这种出血可能表现为黑便,严重时会出现呕血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注意事项,首先要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与治疗。如果发现感染,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抗菌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医嘱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自行停药,以确保彻底清除幽门螺杆菌。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增强胃部的抵抗力,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严重胃部疾病包括胃出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