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液发黄是怎么回事

2024.12.16 16:52

尿液发黄通常是由于体内水分不足、脱水或摄入某些食物和药物所导致的。正常情况下,尿液的颜色应该是淡黄色至琥珀色,这主要是由于尿液中含有的色素如尿胆素所致。当尿液颜色变得更加浓黄时,往往意味着身体可能缺水,或者存在其他健康问题。

尿液发黄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最常见的原因是脱水。当身体缺水时,尿液中的水分减少,导致尿液浓缩,从而颜色加深。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剧烈运动或生病时,身体对水分的需求增加,若未及时补充水分,就容易出现尿液发黄的现象。某些食物和饮料也可能影响尿液的颜色。例如,胡萝卜、甜菜和某些维生素补充剂尤其是维生素B群会使尿液呈现不同的颜色。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和泻药,也可能导致尿液颜色的变化。除了这些常见原因,尿液发黄有时也可能是肝脏或胆道问题的信号,尤其是伴随其他症状时,如腹痛、皮肤发黄等。

在面对尿液发黄的情况时,首先要注意观察自身的水分摄入情况,确保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应在2升左右,具体可根据个人的活动量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如果发现尿液颜色持续异常,尤其是伴随其他症状如疼痛、发热、恶心等,建议及时就医。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避免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尿液颜色变化的食物和补充剂。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肝脏和肾脏的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尿液颜色异常的发生。尿液发黄虽然常见,但如果情况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