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介入是什么是支架吗

2025.01.07 17:53

介入是指通过微创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医学手段,而支架则是介入治疗中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支架通常由金属或聚合物材料制成,旨在支撑血管或其他管腔结构,以保持其通畅,防止狭窄或闭塞。支架的应用广泛,尤其在心血管疾病、肿瘤治疗和消化系统疾病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支架的使用尤为普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通过导管将支架送入狭窄的血管内,支架在释放后会撑开血管,恢复血流。这种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支架的种类也在不断发展,药物洗脱支架能够释放药物,抑制再狭窄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在肿瘤介入治疗中,支架可以用于支撑气道、食道等部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消化系统的某些疾病,支架也能够帮助疏通阻塞,减轻症状。随着技术的进步,支架的设计和材料也在不断优化,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在使用支架进行介入治疗时,患者和医生都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患者在选择介入治疗时,应充分了解自身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其次,术后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后续治疗方案。支架植入后,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在术后应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生活方式的调整也不可忽视,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恢复。介入治疗和支架的应用为许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也需要谨慎对待,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