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少年得了高血压应该怎么办

2025.03.07 20:04

少年得了高血压应及时就医、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适量运动、保持良好作息、定期监测血压。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少年高血压可能与遗传、肾脏疾病、内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需通过专业医生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尿液、心电图等检查,必要时还需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损害。

2.调整饮食结构:饮食对血压控制至关重要,少年应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钾、镁、钙等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同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类和瘦肉,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

3.增加适量运动: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少年可选择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运动不仅能改善心血管功能,还能减轻体重,降低血压。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热身,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时。运动过程中如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4.保持良好作息: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对血压控制至关重要,少年应保证每天7-9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悦。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预防高血压相关并发症。

5.定期监测血压:少年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家庭自测血压是重要的监测手段,建议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记录数据并定期向医生反馈。监测血压时应注意测量姿势和环境,避免在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后立即测量。定期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血压波动,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少年高血压的防治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应关注心理健康,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参与,为少年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支持。通过科学管理和积极干预,少年高血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以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