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密度降低容易骨折吗

2024.10.13 00:46

骨密度降低容易导致骨折。

当骨密度降低时,意味着骨骼的质量和强度下降。骨骼变得较为脆弱,其承受外力的能力减弱。正常情况下,骨骼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压力、冲击和扭曲,但骨密度降低后,即使是相对较小的外力作用,如摔倒、碰撞,甚至是一些日常活动中的不适当动作,都可能引发骨折。就如同原本坚固的建筑结构变得疏松,更容易在外界力量的作用下出现坍塌一样。

骨密度降低引起的骨折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减退,包括钙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下降,再加上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使得骨密度逐渐流失。这种情况下,轻微的跌倒可能就会导致髋部、腕部、椎体等部位的骨折。而且,这类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长期卧床引发的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骨密度降低导致的骨折还会增加再次骨折的风险,形成恶性循环。对于骨密度降低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应重视预防跌倒,同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骨密度,如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适度运动、均衡饮食等,以降低骨折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