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室上性心律失常

2024.09.10 18:14

室上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主要包括房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类型。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心脏的电生理异常、心肌病变、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药物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关。当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心慌、胸闷、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因心跳过快而导致头晕、黑矇甚至晕厥。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及其他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治疗方法则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严重程度、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对于偶发的、无症状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可能不需要特殊治疗,仅需密切观察。而对于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等,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同时,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室上性心律失常是一类需要引起重视的心脏疾病,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