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出血后发烧怎么办

2025.09.11 19:33

脑出血后发烧需及时控制感染、物理降温配合药物退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生命体征、排查非感染性发热。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控制感染:脑出血后发烧常见原因是肺部或泌尿系统感染,需根据痰培养或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颅内感染较少见但更危险,需通过脑脊液检查确诊并使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预防性抗生素不推荐常规使用,避免耐药性产生。

2.物理降温配合药物退烧:体温超过38.5℃时优先用冰袋敷大动脉处或温水擦浴,避免酒精刺激。退烧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减少对凝血功能影响。持续高热可考虑亚低温治疗,但需防止寒战加重脑耗氧。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烧导致大量出汗或脱水时静脉补充生理盐水,每日监测血钠钾水平。脑出血后易出现中枢性高热伴尿崩症,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用抗利尿激素控制。

4.监测生命体征:每2小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和血氧。血压过高可能诱发再出血,需用降压药维持140-160mmHg范围。血氧低于90%时给予吸氧,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5.排查非感染性发热:中枢性高热常见于脑室或脑干出血,表现为体温骤升、无汗、四肢冷,需用溴隐亭或丹曲林钠调节体温调定点。药物热需停用可疑药物,吸收热多见于出血后3-7天,通常自限性。

脑出血患者发烧时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掩盖病情,禁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床头抬高30度减少颅内压。康复期低热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需结合肢体功能锻炼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