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鼠疫病毒高温可以杀灭吗

2025.08.21 17:54

鼠疫病毒在高温环境下确实可以被杀灭。鼠疫病原体在温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活性会显著降低,甚至完全失去感染能力。通常情况下,超过56℃的温度能够有效灭活鼠疫病原体,经过一定时间的加热处理,能够确保其安全性。

鼠疫是由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跳蚤叮咬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传播。虽然鼠疫在现代社会中相对少见,但仍然存在于某些地区,尤其是野生动物栖息地。高温处理是消毒和灭菌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在处理被感染物品时,使用高温可以有效降低传播风险。例如,在医疗环境中,对器械和表面的消毒,采用高温蒸汽或干热灭菌的方法,能够确保病原体被彻底消灭。食品加工行业也采用高温处理来消灭潜在的病原体,保障食品安全。

在进行高温灭菌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确保加热的温度和时间足够,只有达到特定的温度并维持足够的时间,才能确保鼠疫病原体被有效杀灭。其次,需考虑物品的材质和形状,不同材质对高温的耐受性不同,某些材料可能会因高温而变形或损坏,因此在选择灭菌方法时应谨慎。再次,灭菌后的物品应妥善存放,避免再次受到污染。尽管高温处理能够有效杀灭鼠疫病原体,但在处理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的物品时,仍需遵循相关的生物安全规范,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以防止直接接触带来的风险。

高温确实能有效杀灭鼠疫病原体,但在实际操作中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