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

2024.11.20 19:42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一般来说安全性较高,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接种乙肝疫苗后,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表现为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疼痛等,通常在数天内可自行缓解。全身反应可能包括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一般也较轻微且具有自限性。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

虽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但不能因噎废食而拒绝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对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降低乙肝的发病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接种前,医护人员通常会详细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评估是否适合接种。接种后,受种者应在现场留观一段时间,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如果不良反应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处理。对于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应对,权衡其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和可能出现的轻微不良反应,积极配合接种,为自身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