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心胞炎是怎么一回事

2025.03.05 16:30

心包炎是指心包包裹心脏的双层膜结构发生炎症的疾病。心包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手术或外伤等。炎症会导致心包内液体增多,形成心包积液,严重时可能引发心包填塞,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心包炎的病因复杂多样。感染性心包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或真菌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最为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导致心包炎。心脏手术、心肌梗死、肿瘤或放射性治疗也可能引发心包炎。心包炎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发热和乏力等。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左侧,可能放射至肩部或背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心包积液增多时,可能压迫心脏,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出现低血压、心率加快等严重症状。

诊断心包炎通常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听诊时可能发现心包摩擦音,这是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和血液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心包炎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病毒感染引起的心包炎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细菌性心包炎需使用抗生素。对于大量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可能需要进行心包穿刺引流。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心包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

心包炎的预后因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大多数病毒性心包炎患者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心包炎或缩窄性心包炎,需长期随访和治疗。预防心包炎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