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个是低钾血症,是指患者在化验过程中,发现血钾浓度低3.5mmol/L,就可以诊断为低钾血症。
第二个是高钾血症,如果患者在化验过程中,发现血钾超过了5.5mmol/L,那么就要考虑高钾血症。
第三个是低钠血症,也就是患者化验血钠的浓度在135mmol/L以下,就考虑是低钠血症。
第四个是高钠血症,也就是患者在化验过程中,发现血钠浓度超过145mmol/L以上,就诊断为高钠血症。
其他的比如低氯低镁这些临床上比较少见。采取的治疗措施通常基于原因和严重程度来决定。常吃含钾和钙的食物可以帮助治疗这种不平衡。严重情况下,还需要静脉注射液体使电解质恢复正常水平。
所以无论什么疾病,纠正电解质紊乱的方法是一致的。在治疗病因的同时,对症治疗很关键,比如说低钾血症,在补液体的时候,要注意血钾的浓度,还有补液的速度,要细心观察。针对高钾血症,在原则上可以补一些盐水或糖水,一定要观察高钾血症降的速度,如果降的不太理想的话,一定要及时和透析室进行联系,必要的时候进行血液透析。低钠血症在治疗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根据血钠低的程度给予适当的治疗,比较轻的患者可以输一些生理盐水,血钠低的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输一些高渗液。
相关语音
电解质紊乱是怎么引起的
导致电解质紊乱的原因是非常多的。首先考虑电解质丢失引起的,如患者剧烈呕吐,严重
电解质紊乱引起抽搐
当患者发生抽搐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当患者因电解质紊乱引起抽搐,必须要到医院
电解质紊乱挂什么科
电解质紊乱,主要指的是钾、钙、钠、镁、氯、磷这几种电解质的含量高于或低于正常,都
电解质紊乱如何诊断
电解质紊乱的诊断方法有:1.症状。一般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患者会出现长期进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