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属脓耳范畴。辨证论治多分为两型:
①脾虚湿聚:耳内长期流脓,脓液白黏量多,无臭味,鼓膜穿孔为中央性大穿孔,伴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腹胀纳少、便溏不爽、舌淡苔白腻、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升清,补托排脓。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
②邪滞骨腐:耳内流脓臭秽,如豆腐渣样,时多时少,听力明显减退,鼓膜呈松弛部穿孔或边缘性穿孔,脓质污秽有臭味。X 线乳突片常提示有骨质破坏,常有腰痛膝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益肾降火、活血通络。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同时,外科手术根除病灶。
相关语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怎么样
临床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与个人体质及疾病程度有关。慢性化脓
中耳炎中医如何治疗
中医一般是指作为调理类型的治疗,所以如果存在有明确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鼓室积液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偏方是什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需要按照科学方法治
急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什么不同
临床上急性中耳炎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罹患疾病的时间不同以及严重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