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出自我国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指的是风寒之邪侵犯了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的一类证候,以恶风寒、头项强痛、脉浮为主要症状。
太阳病热化可导致邪热壅肺和里热夹表症的下利证。邪热壅肺,指的是太阳病汗出后,余邪未尽,入里化热,壅于肺部,肺失宣降,则见喘咳,里热壅盛,则口渴苔黄。其二若太阳病勿用攻下之法,则损伤脾胃,表邪内陷,入里化热,则可见里热夹表邪的下利。
太阳病寒化指的是误用攻下的方法,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气机壅滞、血脉不和,则腹痛、腹胀。因病位在脾,属太阴经,也可以理解为太阳病误治,导致病邪越经传变。
相关语音
热咳和寒咳的区别是什么
热咳和寒咳的区别在于引起咳嗽的病因不同,热咳是由于热风侵袭、肺气失和所致,通常是
体寒和宫寒的区别是什么
体寒和宫寒的区别就是临床表现。体寒的患者大多数会出现面色恍白、周身怕冷,出现畏寒
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区别是什么
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区别是什么。首先,我们临床上经常会检查乙肝5项,就是通过乙肝5
太阳病和少阴病应该如何区别
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基本特点。有三种证候类型:其一,以头痛,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