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夜间睡觉盗汗有什么方式可以缓解

2020-03-17
描述:

夜间睡觉盗汗有什么方式可以缓解

A
付瑜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医生回答:

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

盗汗可以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所谓生理性的一般是小儿时期,皮肤娇嫩,含有水分多,体表皮肤毛细血管丰富,身体新陈代谢太过于旺盛,再加上植物神经调节功能没有发育完全,在睡觉的时候或者在活动的时候,身体就很容易出汗,这个时候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十分旺盛,甚至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

病理性的盗汗一般是睡觉上半夜的时候出汗,这种情况大多数都是血钙偏低引起的,血钙偏低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加强。而交感神经兴奋和人体汗液分泌存在关系,交感神经兴奋越旺盛,汗液分泌就会增加。这样的人轻微的活动,或者在睡觉的时候就很容易出汗。出现盗汗,首先要及时 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小儿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儿肥胖,有益于小儿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儿的夜间大汗,是由于室温过高,或是盖的被子过厚所致。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一般说来,若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

对于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 进行治疗。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补钙和补维生素D必须同时补,维生素D是钙离子被人体吸收的载体,没有维生素D再多的钙也不吸收。

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接触日光,包括户外光线及反射的光线。可在户外活动,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2)大力提倡母奶喂养。

(3)早产儿、双胎,经常腹 泻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儿应注意加用维生素D。

(4)北方农村或寒冷的地区要按计划地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吃D剂”的预防佝偻病措施。

(5)对于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