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尿常规为什么取尿中段

2025-04-07
A
陈善闻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医生回答:

尿常规检查中取尿中段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尿液的成分在排尿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第一段尿液可能含有尿道、膀胱等部位的细菌、细胞或其他杂质,而最后一段尿液则可能受到膀胱收缩和排尿结束时的影响,可能会浓缩一些沉淀物或其他成分。取尿中段能够更好地反映肾脏的功能和尿液的真实状态,减少外部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尿液的组成和性质在排尿的不同阶段会有所不同。第一段尿液通常是尿道内的残留液体,可能含有细菌、脱落的上皮细胞等,这些成分可能会影响尿常规的结果。而最后一段尿液则可能因为膀胱的收缩而导致尿液浓缩,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沉淀物或其他成分。取尿中段的尿液可以更好地代表肾脏的排泄功能,避免了前后段尿液中可能存在的干扰成分,使得尿常规检查的结果更加准确。尿中段的尿液也更能反映出尿液的真实化学成分和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医生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循。首先,在采集尿液前,最好先进行清洁,以减少外部细菌的干扰,通常建议用清水清洗外阴部。其次,采集尿液时应尽量避免接触容器的内壁,以免污染样本。尿液应在清晨首次排尿时采集,因为此时尿液经过一夜的浓缩,能够更好地反映尿液的成分。尿液样本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若无法立即检测,应将尿液样本放置在阴凉处,避免高温或阳光直射,以免影响尿液的成分和性质。患者在进行尿常规检查前,最好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或有无特殊病史,因为某些药物或疾病可能会影响尿液的成分,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尿常规检查的结果更加可靠,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