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为什么尿常规细菌高

2025-04-23
A
李青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医生回答:

尿常规检查中细菌含量高通常意味着尿液中存在细菌感染,这种情况常见于尿路感染UTI。尿路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可能影响膀胱、尿道、肾脏等部位,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疼痛以及尿液混浊等。

尿路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细菌从肛门区域进入尿道,并向上感染。女性由于解剖结构的原因,尿道较短,细菌更容易进入膀胱。性行为、怀孕、尿路结石、糖尿病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尿常规检查中细菌含量的升高,通常伴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增加,表明身体正在对抗感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可以通过尿培养进一步确认,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牢记。首先,采集尿液样本时应选择中段尿,即排尿中间部分,这样可以减少外部细菌的干扰。其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在进行尿液采集前,清洁外阴部位,以降低污染风险。尽量在早晨第一次排尿时采集样本,因为此时尿液浓缩,能更准确地反映尿液的成分。若发现尿常规中细菌含量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免感染加重或引发其他并发症。定期体检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注意排尿习惯等,也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