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怎样正确收集尿常规标准

2025-03-10
A
陈善闻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医生回答:

尿常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检查,能够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代谢状态以及是否存在感染等问题。为了确保尿常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正确的收集尿样至关重要。

在收集尿样时,首先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容器,通常使用无菌的尿液收集杯,以避免外界污染对结果的影响。收集尿样的时间一般建议选择晨尿,因为晨尿相对浓缩,能够更好地反映尿液的成分。在收集过程中,建议患者在排尿前先清洁外阴部位,以减少细菌和其他杂质的干扰。具体操作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外阴,女性可使用专用的清洁湿巾,男性则应将包皮翻开,清洗阴茎根部。收集尿样时,最好采用中段尿法,即在开始排尿后稍等片刻,再收集尿液,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前端尿液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

在收集尿液后,应尽快将尿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通常建议在收集后两小时内完成。如果无法及时送检,尿样应在4摄氏度的冰箱中保存,但不宜超过24小时,以免尿液成分发生变化,影响检测结果。患者在收集尿样前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或食用某些特定食物如甜菜、胡萝卜等,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尿液的颜色和成分,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收集尿样的过程中,患者还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干扰尿液的成分,导致结果异常。

正确收集尿常规样本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减少外部因素对尿液成分的影响,从而为医生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患者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务必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以确保健康状况的准确评估。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