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残余尿到底是什么

2025-03-22
A
陈善闻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医生回答:

残余尿是指在排尿后,膀胱内仍然残留的尿液。正常情况下,排尿后膀胱应该是空的,但在某些情况下,膀胱可能无法完全排空,从而导致残余尿的产生。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残余尿量,通常通过超声检查或导尿等方式进行评估。

残余尿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异常、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前列腺肥大、膀胱肌肉的无力等。对于男性来说,前列腺肥大是导致残余尿的常见原因之一,因其会压迫尿道,影响尿液的排出。女性则可能因为盆底肌肉的松弛或其他生理变化而出现类似问题。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脊髓损伤等,也可能导致神经信号的传递受阻,从而影响膀胱的正常排尿功能。残余尿的存在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尿路感染膀胱炎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在处理残余尿的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其原因,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医生可能会根据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等。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排尿习惯,定期排尿,避免憋尿,以减轻膀胱的负担。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促进尿液的排出,有助于减少残余尿的产生。对于老年人或有相关疾病的人群,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的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残余尿虽然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问答